随州技师学院坚持以服务经济社会为己任,确立了“适应市场、多元办学、内涵发展、服务经济”的工作思路,积极构建“四位一体”办学模式,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设置专业,确定教学内容。
随州市烈山中学
0722-3816579
首页
学院概况
学院介绍
机构设置
新闻中心
通知公告
学院要闻
学校大事记
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
党建工作
人事动态
廉政建设
组织生活
文明创建
党员活动
教学教研
教研动态
系部建设-人文
系部建设-机电
系部建设-信息
名师风采
学生管理
学生工作
团委
招生就业
招生
就业
校企合作
培训鉴定
特种就业
企业新型学徒制
社会就业
新技师
职业鉴定
群团服务
工会之家
妇女联合
后勤服务
您现在的位置:
首页
-
新闻正文
-
学生服务
-
学生工作
调整教育结构是破解企业招工难题的治本之策
来源:随州技师学院 发布时间:2015-03-13 00:00:00 浏览:24501 次
春节过后,劳动力市场异常火热,招工、求职的人们熙熙攘攘,人社部门组织的“春风行动”为劳动力供求双方搭建了平台。
然而,悉心观察,每年的招聘活动中
,有许多企业满怀希望而去,无比失望而归。某企业计划新招员工40人,从正月初八开始老板带队到劳动力市场守候,待遇一再提升,条件要求一再下降,结果只招收10人;一骨干企业去年下半年投资2000余万元新上一条生产线,计划招收熟练工50名、学徒工30名,年龄从18—30岁放宽到18—50岁,到今年正月初八开工,由于人员不能到位,这条生产线无法启动。据经信部门反映,当前我市规模以上企业缺工2600余人,一些中小企业招工难的问题更为突出。
与此同时,一大批大学毕业生不愿意“屈就”。据就业部门统计,我市未就业或就业不稳定的大学毕业生,目前仍有
1600—1800人,他们等待、观望、彷徨......。笔者对100名2013—2014年毕业未就业或就业后又离职的大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,不愿意在当地就业的占83%,不愿进企业就业的占89%。在“原因”一栏中,反映本地企业待遇低、条件差的占67%,反映专业不对口的占22%。为了深入剖析个中原因,笔者春节前后对其中10人进行了专访,他们的共同看法是,读了大学就应该“体面就业”,就应该进机关或事业单位工作,或到企业当“白领”,如果进企业当“蓝领”,就不必花钱上大学。所以,他们宁愿等待也不愿意降低期望值。近年来,在全国公务员招考中更是出现万名大学生竞聘一个岗位的现象。
一边是招工难,一边是就业难,劳动力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,制约了企业发展,造成了资源的浪费。特别是地处中部欠发达地区的随州市,缺乏对外地人才的吸引力、凝聚力,如果不深刻剖析劳动力资源结构性矛盾及其成因,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解决,必将影响经济社会持续、快速、协调发展。
在加强宣传引导转变劳动者就业观念以及用人单位适当提高待遇、改善工作条件的同时,笔者认为,下决心调整高中阶段的教育结构,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(包括技工教育),是破解劳动力结构性矛盾问题和企业招工难题的治本之策。
高中阶段是一个人职业取向的分水岭。以管理型、研究型人才为取向,就选择就读普通高中,通过高考上大学;以技术型、技能型人才为取向,则选择就读职业学校、技工院校。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金字塔状,技术、技能型人才处于金字塔的底座,需求量大。如果高中阶段不进行强制分流,大量人才涌向金字塔的顶端,其结果可想而知。欧洲一些国家,如德国、法国等,通过采取激励与约束措施,使
50%以上的初、高中毕业生选择接受职业教育。去年,国务院出台《关于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》以及相关政策措施,提出了高中阶段学校普职比要逐步达到5:5。
我市现有普通高中
16所,年培养能力近2万人,而近年来每年初中毕业生在1.5万人左右。调整高中阶段教育结构,适当压缩普通高中规模,大力发展职业(技工)教育,是我市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,更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大计!
此文章作者为随州技师学院院长 徐明成 此文章在随州日报3月11日A1头版发表, LF上传
上篇新闻:
2015年随州技师学院工作要点
下篇新闻:
学院百余教师到驻点村先觉庙义务植树
News Center
新闻中心
通知公告
学院要闻
学校大事记
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
学生服务
学生工作
团委
群团服务
工会之家
妇女联合
后勤服务
教学教研
教研动态
系部建设-人文
系部建设-机电
系部建设-信息
名师风采
招生就业
招生
就业
校企合作
培训鉴定
特种就业
企业新型学徒制
社会就业
新技师
职业鉴定
党建工作
人事动态
廉政建设
组织生活
文明创建
党员活动
档案管理
文书档案目录
烈山中学
教学教研
学生管理
名师风采
随州技师学院
随州市交通大道K056号
0722-3816579(校办)
lfsz@163.com